8月18日,《人民日報》頭版刊發《向“新”而行 乘“數”而上 集“鏈”成群 廣西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》報道,聚焦廣西如何加快發展新興產業,做優做強數字經濟,推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優化升級。以下是報道原文摘要整理:
一臺裝載機,如何在當地配齊八成以上組件?
在柳州,工程機械領域200多家中小企業聚鏈成勢:有的突破工程機械傳動系統關鍵技術,有的研發機器人集成系統,有的推出軟件產品、協同50多家供應商“上云”……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津說:“大中小企業補短板、強弱項,合理分工、高效協作,讓產業鏈變成‘共贏鏈’。”
補鏈、延鏈、強鏈,廣西開展產業鏈升級行動,培育土方工程機械零部件等11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。
作為廣西制造業的龍頭企業,柳工積極打造工程機械智能制造產業集群,實現柳工主機產業做大做強,突破發展一批自主掌控零部件產業,引進、帶動發展一批關鍵零部件產業,促進產業鏈穩鏈補鏈強鏈。同時,始終堅持“一個柳工、一個供應鏈”的戰略方針,致力于構建全球化、韌性化、價值化的現代化供應鏈體系。未來,柳工將通過區域化精準匹配、聯合技術攻堅、深化資源協同等方式與各方共贏機遇,共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。